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品總數約11萬件,分十五大類:書畫、金屬、陶瓷、工藝、證章、文獻、印刷、紡織品、石刻、錢幣、照片、剪紙、郵票、唱片和其他雜項等。其中1841年江南提督陳化成督造的振遠將軍銅炮、1880年吳猷豫園宴樂圖軸、1895年英商道白生公司制清花機、清末點石齋畫報原稿、1911年民國總統候選人提名及當選人斗方、1923年上海匯豐銀行銅獅、民國百子大禮轎、民國柳亞子主編《上海通志稿》稿本、老上海地圖、《徵信錄》等都是館藏重要文物。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長期堅持開展對上海地方文物歷史、民情風俗、人文環境、城市變遷、博物館學等方面的學術考察與研究,編輯出版了大量書籍。自2002年起,編輯出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刊》。2007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成為中國博物館學會城市博物館委員會主任委員會單位。作為國際博協城市博物館專業委員會(ICOM-CAMOC)的主要成員,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城市博物館的合作,為推動城市博物館的發展作貢獻。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新建項目作為“十二五時期重大文化項目”已被列入上海市“十二五”規劃。新的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充分反映上海歷史發展軌跡的地方志博物館,定位于全面展示上海古代史與近代史文物,一座為公共開放服務的嶄新博物館已經亮相城區。
這周,就讓我們一起來逛逛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精彩數字展覽吧!
1、韻致箐華——中國女性民族服飾展
展覽簡介:此次展覽按地域分布分為“莽原之華”“塞上之方”“南國之韻”“華漢之彰”4個單元,共展出服飾及配飾170余件,從服飾形制、生活背景和文化符號三個層面呈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繽紛璀璨的服飾文化畫卷,展現中國各民族女性獨具魅力的風采。
2、三月花 一世念——清代江南女性的生活與藝術展
展覽簡介:本次展覽將展出女性題材和女性作者的書法繪畫作品、首飾、服飾、紅妝以及用于閨閣陳設的清供等百余件(組)文物,展現清代江南女性的藝術形象、服飾潮流、日常生活、休閑娛樂,聚焦她們在市鎮興起、市場開放的環境中,從閨閣走入社會的勇氣與突破。
3、福祿壽喜 美好生活——中華吉祥文化特展
展覽簡介:《福祿壽喜 美好生活——中國吉祥文化特展》選取自然、歷史、藝術等門類的展品近300件,包括瓷器、玉器、金銀器、書畫、織物、剪紙、動物標本、科學繪畫、礦物寶石、建筑構件、生活用品、工業產品等,以此展示吉祥文化數千年傳承發展演變,及其對百姓生活與中華文化的多層次影響。
4、梅綻東方——梅蘭芳在上海
展覽簡介:展覽內容分為“承傳·京韻華章”“驚艷·鶴鳴海上”“啟航·梅香萬里”“留白·寒梅傲雪”“新生·再攀高峰”五大板部分,通過文物、道具、場景還原、多媒體交互等多元形式為觀眾講述梅蘭芳傳奇一生。
5、江海擷珍——長江口二號古船科學考古進行時
展覽簡介:展覽展出137件/組展品,包括古船的船體構件、出水瓷器、技術與裝備模型等,其中95件/組出水自“長江口二號”古船,船體構件及一系列古船出水瓷器均為首次與公眾見面。這些文物展品如同散落的拼圖碎片,演繹出上海開埠初期多元的社會生活圖景,讓觀眾由實物窺見歷史、由歷史體悟文化,展現出海洋文明、城市歷史、科技考古的生動面貌。
6、經世濟民——上海大都市固近代愛國實業家展
展覽簡介:展覽以上海大都市圈為地理范疇,以近代民族實業為切入口,展現近代上海大都市圈范圍內的民族實業發展歷程,以及實業家們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衷心愛國的精神事跡;同時,通過近代不同城市間的實業發展,深刻反映上海大都市圈內九座城市在經濟、社會、人際往來等方面的密切聯系,以及長三角地區在產業發展、文化脈絡、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深厚歷史積淀。
7、光榮之城——上海市革命場館聯盟紅色文物史料展
展覽簡介:展覽聚焦中共中央在上海十二年的革命活動歷史,精心劃分為“偉大開端 嶄新局面”“力量之源 波瀾壯闊”“曲折發展 艱難探索”三個單元,引領觀眾重溫那段波瀾壯闊、充滿榮光的革命歲月。
深圳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杜拉維特(Duravit)是一家位于德國的衛浴設備制造公司,以其高品質的衛浴產品和創新的設計而享有盛譽。該公司的產品范圍涵蓋馬桶、洗手盆、浴缸、淋浴設備和衛浴家具等。杜拉維特與多位知名設計師合作,以確保其產品在外觀和性能上達到高水平的設計標準。他們的衛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并經常在衛浴行業的領先展會上展示。
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常設展覽,高原之魂·民俗之光
從實踐角度看,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國糧食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守住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重點任務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廣大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這充分表明,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局良好。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農業基礎總體上仍然薄弱,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還有短板,這些都制約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部署,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從政策角度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來。同時,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2024年是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進入過渡期的第四個年頭,2024年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開始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線。2025聚焦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部署。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反映了我國“三農”工作重心的轉移,也體現了鄉村振興內涵的拓展,前者強調的是全面推進,后者更加注重全面振興。
在荷蘭素有“奶酪之都”美譽的豪達市中心,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百年建筑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豪達奶酪體驗中心。這并非一座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而是一個集教育性、娛樂性和互動性于一體的品牌文化體驗空間,旨在通過一場全感官的“探秘黃金風味”互動之旅,引領游客深入探索享譽全球的豪達奶酪的“前世今生”。
時間之流浸潤并模糊了榖物的原相,形色香在壓力變化中揉雜溫度、空氣和水滴釀出甘醇風味。
那時的展廳,不似今日酷炫吊炸天、科技感十足,它們更像是穿著舊式衣裳的老者,講述著那個時代特有的質樸與純真。燈光昏黃而單一,沒有LED的璀璨奪目,只有白熾燈下那抹溫暖的黃暈,緩緩鋪灑在每一件展品之上,為它們披上了一層柔和而略帶懷舊的光澤。展板設計簡單直白,色彩搭配往往局限于黑白灰或是幾抹鮮艷的紅藍綠,雖顯單調,卻也透露出一種不加修飾的真實與直接。
歷史展廳的設計是將歷史文化用特定的信息傳達給參觀者,在歷史展廳的設計中和房地產營銷、政府規劃、文化活動、企業成就等展示項目有所不同,歷史展廳更需要一種文化的厚重感,需要人們慢慢的體會,不是走馬觀花的欣賞,而是通過歷史文化的展示,了解文化內涵,知道歷史事件,我們需要按照一定的歷史事件的發展時間來進行展示設計。
“世界航海五百年:15-19世紀航海文物特展”以中國收藏文物展示世界航海進程,以中國視角解讀世界航海故事。 展覽用涉及五大洲二十余國的300 余件/套館藏世界航海文物,從科技、歷史、戰爭、貿易和藝術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通過航海所連接的世界,講述航海、貿易和戰爭相互交織的五百年航海歷史。
踏入上海騰訊大廈一樓展廳,一場跨越現實與未來的數字之旅即刻開啟,這里既是騰訊30年技術沉淀的縮影,更是人工智能、云計算、數字孿生等前沿科技與社會價值創新深度融合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