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館是西南地區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城市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已有65年的歷史。自新館建成開放6年來已接待觀眾近1600萬人次。博物館掛成都中國皮影博物館牌子,是2006年國務院授牌的四川首家、成都唯一的國字號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7畝,總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展陳面積約2萬平米,有“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古代、近世、民俗)”“影舞萬象 偶戲大千:中國皮影木偶展”“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三大常設陳列。現有藏品近30萬件,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迄民國時期,包括歷史文物、皮影木偶、近現代書畫精品等較為完整的藏品系列。
這周,就讓我們一起來逛逛成都博物館的精彩數字展覽吧!
1、目光交織——法蘭西藝術院中法院士藝術特展
展覽簡介:此次的“目光交織——法蘭西藝術院中法院士藝術特展”是首次在蓉城匯集成就斐然的7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和2位通訊院士作品,通過中、法藝術家在相互分隔又彼此連結的空間中對話,呈現出東西方文化的目光交織,是一場獨特而珍貴的中法藝術巡禮!
2、大器無量——謝無量的學藝人生
展覽簡介:本次展覽分為“人生歷程”“博學卓識”“詩才橫溢”“翰墨大家”四個單元,通過120余件(套)展品,綜合呈現他的人生歷程、學術成就和文學藝術造詣。
3、燦爛的記憶:亞洲文明古國金屬藝術展
展覽簡介:該展通過來自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的268件/套金屬器經典藏品,展現亞歐大陸不同文明和地區金屬藝術發展、傳播的軌跡,旨在打造一個古今對話、文明互鑒的平臺,在金屬與美的硬核碰撞中,映襯千年蓉城的古典與時尚。
4、一支鉛筆誕生的世界:動漫原畫特展
展覽簡介:展覽精心策劃組織《大鬧天宮》《寶蓮燈》《哪吒之魔童降世》《米奇》《白雪公主》《七龍珠》《航海王》等共248幅來自中、美、日三國經典動漫的珍稀賽璐珞及原畫作品,在全球化敘事背景下展現20世紀以來動畫發展史,讓觀眾能夠近距離欣賞大師原畫、體驗賽璐珞創作過程,重溫經典作品中引人入勝的故事設定與人文精神,感受各國創作者相互影響下精益求精的藝術之路。
5、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窯特展
展覽簡介:展覽以“瓷”為媒,從“瓷”說起,匯集350余件極具代表性的宋代瓷器精品,40余件一級文物和大量新近出土的重要考古發現,是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于西南地區的首次集結。展覽著墨于中華瓷器史上的華彩之章,多角度、立體化地展示中國瓷器文化,彰顯其所處時代和城市的輝煌篇章,豐富城市文化、潤養城市精神。
6、風華萬象:16—20世紀典藏珍品藝術展
展覽簡介:此次展覽匯集了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明十三陵博物館、云南省博物館、福建博物院、武漢博物館、定州博物館、香港兩依藏博物館等收藏的文物和珍品共計300余件,展品時代橫跨4個世紀,涵蓋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等多個重要時期,展現著社會變革與時代審美。
7、錦行天下:中國織錦文化展
展覽簡介:《錦行天下—中國織錦文化展》匯集了成都博物館、蜀錦織繡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江寧織造博物和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精品144件(套),從錦的源流發展、技藝演變和功能應用等方面展示歷代織錦的特點,弘揚我國傳統織錦文化的影響力。
深圳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在展廳展館中,時間軸設計是一種強大的表達方式,它可以描繪歷史、文化、科技、經濟或社會變革等眾多領域的發展軌跡。通過時間軸的呈現,參觀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這些主題的深厚歷史背景及其發展歷程。
上海博物館東館,以常設展覽為核心,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內容豐富、體系完整、歷史脈絡清晰且引人入勝的展覽。展覽不僅全面覆蓋了中國古代藝術的通史陳列,還特別突出了海派與江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互動體驗等四大特色主題。東館開放多個精彩展廳,包括: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中國歷代璽印篆刻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古代陶瓷館、中國歷代貨幣館、陶瓷與中外交流專題館、以及“詩心造物——江南工藝的世界”館和考古上海館。其中,“中國古代青銅館”作為東館的璀璨明珠,享譽海內外。該館以青銅工藝的發展史為線索,巧妙劃分為萌生期至復古期的七大板塊,全面展示了從公元前18世紀夏晚期至公元19世紀中葉清中期,長達3600年歷史的500余件精選青銅器展品。這些展品不僅彰顯了不同時期青銅工藝的獨特風貌,更共同描繪了中國青銅藝術的輝煌篇章,讓觀眾在欣賞中領略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鎮邢家村,自然風光迤邐、人文底蘊深厚,因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獲得了多項榮譽和認可。
原建筑序廳空間為6900mm寬、10000mm進深, 擁有良好的縱深感,為此,我們設計孫中山鄧世昌、張弼士以圓雕的形象迎面走來,背后跟隨諸位膠東革命志士、政軍人物、文藝名人、實業楷模奮勇向前,追求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觀眾可穿行其中,感受與這些名人同行的信念,兩側藝術肌理墻以開放的形態寓意開拓、拼搏精神的延續與傳播。
坐落于錢塘江大橋東南側,北鄰聞濤路,有較好的望江及觀橋視角。它是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承擔的杭州市濱江區12公里濱水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中的一部分。錢塘江大橋,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跨錢塘江雙層桁架梁橋,由中國橋梁專家、現代橋梁事業的奠基人茅以升先生主持全部結構設計,作為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是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蘇杭具有中國獨特的浪漫主義情懷,很多美好的浪漫的愛情故事也都發生在這。如果說把北方歷史及江南歷史做一個比較的話,那北方的歷史像是連綿不絕的山峰高大而深厚,江南的歷史像是潺潺的溪水恬靜一般的流淌,讓人覺得那么的心曠神怡。
射陽,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發達的農業和得天獨厚的海洋區位優勢,成為碳匯經濟發展的沃土。在這里,碳匯經濟主題館以其獨特的視角和詳盡的展示,引領我們深入探索碳匯產業的奧秘,共同見證射陽在雙碳經濟道路上的堅實步伐。
展館設計,早已不再止于簡單的陳列功能,而是展示主題、傳遞理念的載體。現今,展館設計更加追求個性與獨特性,突破傳統束縛,呈現出兼具張力與藝術韻味的新風貌。每一處布局、每一件展品,都如同藝術品般璀璨奪目,引領觀眾踏入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從實踐角度看,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國糧食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守住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重點任務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廣大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這充分表明,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局良好。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農業基礎總體上仍然薄弱,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還有短板,這些都制約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部署,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從政策角度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來。同時,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2024年是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進入過渡期的第四個年頭,2024年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開始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線。2025聚焦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部署。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反映了我國“三農”工作重心的轉移,也體現了鄉村振興內涵的拓展,前者強調的是全面推進,后者更加注重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