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上海,將迎來一場場行業盛會!無論是文化愛好者、科技控,還是家居達人、美食家,都能找到心儀的展會。作為專業的展會設計搭建廠家,我們為您精心整理了8月上海重點展會信息,助您高效規劃觀展行程,同時展現我們在展會領域的專業實力!
8月上海重點展會一覽
1、2025上海書展
時間:8月13日-19日
地點:上海展覽中心(主會場)、上海書城(分會場)
亮點:
首次推出“雙主場”模式,主會場規模達4.2萬平方米。
設立長三角品牌實體書店展銷區,匯聚全國優質圖書。
發放惠民閱讀券,舉辦“舊書新知”全國邀請展。
人工智能與圖書結合,打造科技感閱讀體驗。
戶外“閱界夜市”+書城IP主題展,文化與潮流碰撞。
2、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
時間:8月初(具體日期待官宣)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亮點:
全球數碼娛樂領域頂級盛會,涵蓋游戲、動漫、影視等。
新品首發、電競大賽、COSPLAY表演,互動體驗拉滿。
3、亞洲寵物展覽會(亞寵展)
時間:8月21日-25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亮點:
全球寵物行業旗艦展,30萬㎡展區覆蓋全產業鏈。
2500+國內外品牌參展,萌寵用品、食品、醫療一網打盡。
專業觀眾日+公眾日,適合愛寵人士深度參與。
4、華夏家博會
時間:8月(具體日期待官宣)
地點:上海世博展覽館
亮點:
家居裝飾、建材、家具一站式采購平臺。
知名品牌云集,推出限時折扣與設計咨詢。
5、其他特色展會
上海國際漁博會:聚焦水產行業,品嘗全球海鮮。
餐飲食材展:餐飲從業者必逛,探索創新食材與趨勢。
中國特許加盟展:匯聚靠譜加盟品牌,助力創業夢想。
展會設計搭建,我們更專業!
作為深耕展會行業多年的設計搭建廠家,我們提供:
個性化展臺設計:結合品牌調性,打造吸睛展位。
一站式搭建服務:從方案到落地,全程高效執行。
環保材料應用:倡導綠色展會,兼顧美觀與可持續性。
合作案例:
曾為多家知名企業設計搭建ChinaJoy、亞寵展等展位,贏得客戶一致好評。
擅長在有限空間內最大化展示效果,助力品牌脫穎而出。
觀展小貼士
提前預約:部分展會需購票或預約,建議關注官網/公眾號。
規劃路線: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國家會展中心等場館較大,建議提前查好交通。
關注亮點活動:如書展的“閱界夜市”、亞寵展的萌寵比賽,錯過等一年!
8月的上海,展會精彩紛呈!無論是文化盛宴還是行業交流,總有一款適合您。作為您的展會合作伙伴,我們期待用專業設計與服務,為您的參展之旅增添亮點!
企業預定合作的展會搭建商,一般的參展商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也有從身邊介紹或者自己尋找,但是網上尋找的展臺設計公司怎樣溝通達到自己參展搭建需求,對于要參加展會的企業來說,良好的溝通會讓展會效果大大增加!
展臺是企業在展會上對外展示的第一個窗口。優秀的展臺搭建客戶將幫助參觀者了解企業信息、服務和產品信息。 那么在展臺的布局和建設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在深圳專門從事展臺搭建設計19年的【信可威】簡單介紹后:
創意思維是會展設計中必不可少一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為設計新穎的、獨特的、美觀的會展創造條件。作為會展設計的第一步,在確定會展的創意思維時需要明確設計對象、參觀對象、會展主題,以此來清晰會展設計主線,為構建具有使用價值的會展設計方案創造條件。
很多客戶參展面積不夠大,所以對小型展臺設計搭建有很多疑問,本文的小型展臺是指36平左右,一般18、9平找主辦方設計搭建比較劃算,本文就材料、燈光、服務、目的這幾個方面來提幾點建議。
展位設計中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分區,觀眾區是觀眾與展位充分交流的空間,其中通道的預留尤為重要,因為科學便捷的通道設計可以使觀眾在參觀展位時移動方便,保證整個參觀過程的順暢。在通道的設計過程中,應根據展品的展示方式和觀眾的流動習慣進行設計,以方便觀眾為原則。基本原則如下:
國內大大小小的展會有很多企業都會選擇參加,為什么就算經濟形勢不好,也有很多企業愿意參加,不僅僅是營銷的一種,更多的是打開市場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剛成立的公司,需要亮相,多次參加展會企業則希望提高知名度,本文就簡單介紹企業參展可實現的目標有哪些?
大部分的公司都會參加展會來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但是參展就必須有專業的展臺設計效果,需要專業的設計公司來設計制作,由于種種原因,設計公司實力不夠或者資金預算不夠,往往遺忘一些設計元素,那么在展臺設計搭建中,有哪些容易被忽視的設計元素。
服裝展臺設計要先確定好展位面積和位置,一般主辦方會根據需求提供,其次要經過專業的展臺設計搭建公司來設計和布局好產品,注意服裝的陳列方式,合理地選擇裝飾材料,形成獨特的服裝展臺風格,本文簡單介紹下服裝展臺的設計搭建方法:
2001—2011年,是上海車展國際化騰飛的起步十年。在這十年中,上海車展從我國地方車展升級為國際品牌展會(2004年),隨后各大參展商以A級車展的標準亮相世界(2005年),從此打開了上海車展的國際化局面,成為各品牌首發車競相斗艷的舞臺。這十年也是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摸索的十年,雖然在展出面積上一度可以與外資品牌平分秋色,但是在產品和技術上還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品牌需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發上,建立國際化標準體系。